項目位于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半島上,洪澤湖畔深厚的農業產業根基、秀美的自然風光及周邊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旅游環境,賦予了這片土地勃勃生機。項目作為甲方集團發展轉型的試金石,希望依托有限土地,突破傳統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實現企業進軍農業的核心利益。
通過對背景環境和資源現狀的充分分析,立足農業產業基礎,站在三代農業發展前沿,以國家農業公園為著力點,借助洪澤湖地理標志和品牌,聯動洪澤湖周邊旅游,以國家5A級景區建設標準進行打造,發揮農業總部經濟優勢,打造江蘇省國家農業公園。在規劃操作中按照國家農業公園體系建設,實現農業景觀化、主體化、公園化;項目農業化、景觀化、主體化;配套設施景觀化、農業化、公園化,構筑產業、旅游、項目、配套之間有效銜接。
總平面設計
項目獨辟蹊徑,選取本底資源做大做強,體現本土農業文化特質、文化延展性、包容性的資源屬性,來進行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在此基礎上提煉出“魚”和“米”為核心的主題理念。在農業產業的基礎上,巧妙的融入旅游項目,整體空間上打造出“鏡花水月、垛田渡舟、星羅漁火、躬耕樂稻”四大主題板塊,每個板塊既是景觀主題也是旅游項目,形成獨特風格的景觀體系,再結合景觀融入旅游功能、配套等內容。
鏡花水月——一個世界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渡口
“鏡花水月”是游客進入規劃區的第一印象,規劃區位于整個半島之上,通過挖湖、堆山,將整個半島打造成一個小島,四面環水,風光旖旎,整個小島與天相對,與湖相映,呈現出“鏡中花”、“水中月”虛無縹緲的意境,提供一個身臨其境,與塵世相隔的桃源境地。
入口門區
“一個世界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渡口”是整個版塊的主題意向,傳達給游客從紛擾的塵世生活進入整個規劃區即渡往了另一個神秘的世界的信息,“鏡花水月”即是一個渡口,一道門,也是一層屏障。
鏡花水月板塊包含外面的200m寬度的湖面+橋+島上的微地形和大面積花海和苗木種植,四季營造不同顏色的整體感覺,虛實結合,將“鏡中花、水中月”通過植物與湖面的結合,植物與動水,植物本身,以及外部裝飾的元素等,多元化的表現。
垛田渡舟——乘舟側畔繞花溪,在水一方戲游麟
“垛田渡舟”是規劃區農業公園第二個公園景觀性項目,整個版塊以水陸交錯的農田、水塘、樹林、花叢等資源為依托,通過地形整理,營造出阡陌交錯、水陸相生、起起伏伏的大地環境,水系分割形成一攏一攏的垛田盛景,垛田之間可通過棧道進行相連,形成自然的陸路游覽,水系之中也可自然行船,形成獨具一格的水上體驗。
“魚珠”異形觀光溫室
在整個垛田渡舟版塊中,打造核心地標——“魚珠”異形觀光溫室,溫室結合垛田景觀,是整個垛田渡口板塊的點睛之筆和核心景觀區域,坐落于垛田小島上,四面環水,通過木棧道與其他地塊銜接,形成震撼的垛田奇觀,從空中俯瞰溫室、木棧道、花卉景觀形成一個“魚”形狀造型。
“魚珠”異形觀光溫室的外圍似魚眼形態,外立面玻璃鋼架結構如同魚鱗紋絡,木棧道平臺延伸,與溫室組合,周邊打造花海、竹林、荷塘、樹林等農業景觀,形成垛田渡舟的博覽盛貌。
星羅漁火——讓心靈靠岸,一個溫情回歸的避風港
依托在濱湖區域天然的港口環境,通過景觀打造,營造出一個熱鬧的漁火文化,成為規劃區“魚米之鄉”魚主題 的核心文化展示面,也是規劃區水上休閑體驗品牌。 星羅漁火所呈現的意境是濱水區域星星點點的漁火,點亮整個湖面夜色,營造出熙熙攘攘、熱鬧喧囂的漁港氛圍。游客進入此版塊即進入一個“魚”的主題世界,從建筑到景觀到魚文化的各色體驗,全方位的感受到自然魚趣。
洪澤水府
洪澤水府是星羅漁火板塊的標志性建筑景觀組團,是規劃區魚文化主題的核心體驗區,整個洪澤水府既是建筑也是景觀,游客從遠處瞭望呈現群魚戲水的歡快場面,同時整個建筑形態也將魚米之鄉的白墻灰瓦的南方風情凸顯出來。洪澤水府中,構建成子湖濱水特色水族館,將整個洪澤湖的全部特色水產,在整個水族館中進行展示,同時引入熱帶、寒帶等水族產品,讓游客了解洪澤湖里的奇妙世界。整個建筑分為3個組團,每個組團由四條群魚組 成,形成錯落有致的層次,從立面來看魚的形態 躍然呈現,增強整體可觀賞性。3個組團12條群 魚也代表著一年12個月,年年有余之意。魚眼和 魚尾部分分別為出入口,魚背全部為開敞的窗口,用以采光。
躬耕樂稻——做稻田的守護者
躬耕樂稻是規劃區農業公園第四個景觀主題版塊,是規劃區以稻田為特色的核心區域,整個區域以稻田種植為主,通過景觀營造,實現“稻”富有創意、富有想象力的景觀空間,讓“躬耕樂稻”成為一種城市人回歸田園生活的樂土。
躬耕樂稻版塊,以景觀化的稻田種植營造出不同風格、不同特色景觀組團,將稻田通過大地景觀、稻草人、稻草的稻穗、秸稈等都元素充分展現,將主題化、公園化的農業公園概念深入人心,將景觀、農業結合,呈現規劃區“魚米”的文化核心。
稻草人酒店
版塊以水稻為核心形成創意主景觀,水稻種植區的外圍打造荷花、蘆葦、野雛菊等花卉點綴,增添整個版塊的景觀層次和豐度,給人猶如走進了不一樣的水稻種植園的意境。景觀,以水系貫穿其中,營造林下花溪的效果,在此周邊打造露營基地,搭建集裝箱露營、帳篷露營、玻璃陽光房等小的臨建設施,滿足游客的獵奇、探險需求。
項目在打造中充分發揮“島”的資源優勢,挖掘所有濱水空間的資源價值,景觀、旅游、配套項目全部濱水而置,而整個島的內部空間是整個規劃區產業的后備建設區,實現土地綜合利用。打造完善的立體化、地毯式的游線布局,規劃區內縱橫交錯的水系,既是景觀又是水路交通,陸路體系和水路體系并行,沿水路在重要游覽組團設置的碼頭,為游客提供便捷的水路游覽體系。在濱湖區域設置碼頭,將規劃區的游覽空間從島上延伸到湖面,廣闊的湖面風光納入整個島嶼的游覽空間。此外,規劃區設置旅游停機坪,進一步拉伸了規劃區內的游覽空間,形成水上、陸地、空中立體化的觀賞空間和游覽空間。
案例分類 | ||||
農旅融合 | 鄉村振興 | 文旅文創 | 親子研學 | 景區升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