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權:供給側改革下的農業及鄉村旅游思考 |
|
7月10日,東方創美張亞權院長應邀出席“綿陽生態文明建設高層研討會”,并在“生態農業與全域旅游”分會場做了題為“供給側改革下的農業及鄉村旅游思考”的主旨發言。
張亞權院長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的重心在農業及鄉村,而供給側改革是驅動農業、鄉村旅游發展的核心。
對于農業供給側改革來說,以健康、科技、循環、精細、訂制、監控六大標準為代表的三代農業的萌芽發展,是推動整個農業種植、生產、加工等環節升級優化的關鍵所在。充分利用互聯網+農業的優勢,發展農業電商和訂制農業,讓生產者和購買者通過網絡直接進行對接,不僅能有效緩解一面是農民愁銷路,一面是消費者買不到質優價廉的產品的供需困境,還能省卻諸多中間環節,為農產品帶來更多的附加值空間。
而未來在農業領域想要盈利,就一定要運用好“品牌、市場和農業+”這三駕馬車,突破傳統粗放式的農產品經營方式,精心打造能突顯地方和產品特色的自主農業品牌,充分發揮市場和農業+的優勢,用品牌開拓市場,再通過不斷擴大的市場和渠道深化品牌的影響力,品牌和市場互為助力,將特色農產品推廣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在鄉村供給側改革方面,張亞權院長認為,重要的是“激活集體經濟,打通鄉產聯盟”?,F階段應當摒棄傳統鄉村的治理發展模式,大力倡導以產業為主導,以鄉村內置金融體系構建為引導的,可以快速通過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美麗鄉村2.0發展模式。
他還以東方創美參與扶貧規劃的“小康示范村”貴州塘約村為例,說明了美麗鄉村2.0模式,在鄉村脫貧致富,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建立鄉村產業聯盟,也是張亞權院長認為鄉村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相較于傳統的農村合作社,鄉村聯盟涉獵的范圍更廣,更多的采用大數據平臺,通過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品質檢測標準化以及農眼工程的遠程監督等來確保聯盟產品的品質。訂單化的農業生產也提升了農產品價值。
具體到實施層面,可以建立散養聯盟、社會餐飲定制聯盟,鄉村旅游產業聯盟等多種形式。依托鄉村產業聯盟從本土發展的角度來支撐農業產業新型模式,通過各個產業聯盟的形式拓寬思路,協調產能,打造品牌,形成新型、有效的供給側改革路徑。
總體來說,農業、鄉村旅游的供給側,只有創新發展才有出路。無論是農業公園、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等農業及鄉村旅游的新模式,還是親子、養老、童玩游樂、鄉村藝術、體育運動,主題公園等創新型鄉村旅游業態,都為農業和鄉村旅游今后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未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將農業和鄉村IP化,凸顯出地方獨特的資源或文化特質,讓自己的產品在傳統的農業生產鏈條和同質化嚴重的鄉村旅游模式中脫穎而出,用IP的示范效應全面帶動當地的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業的個性化發展。
農業及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就是要轉變思維方式,顛覆傳統印象。張亞權院長的發言,為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創新發展,提供了突破性的思考方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具有相當的借鑒性意義。
案例分類 | ||||
農旅融合 | 鄉村振興 | 文旅文創 | 親子研學 | 景區升級 |
|